过去数十年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及金融霸权国,对世界经济及贸易的影响巨大。美元作为全球霸权货币,从全球股市,到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再到大部分的国际贸易,都以它为锚点或媒介。
在纺织行业,外贸出口要用美元,引进进口设备要用美元,聚酯原料的价格也与美元息息相关。过去几年间,美元的信用透支速度加快,2024,随着美元降息周期的逐步到来以及美国大选的不断临近,美元所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特朗普:如果不用美元,就等着100%的关税上周日,特朗普在关键摇摆州威斯康星州召开集会时扬言:“你离开美元,你就不能和美国做生意了,因为我们要对你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此前,特朗普和他的经济顾问就如何惩罚那些寻求以美元以外的货币积极参与双边贸易的盟友或对手进行了数月的讨论。长期奉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特朗普表示,美元在过去八年中一直“受到严重围困”,“许多国家”都在远离美元。
不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尽管近几十年来美元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美元仍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59%,远高于第二位的欧元(占比20%)。但这一数字确实较2016年的65%有所下降,因此有关美元“衰败”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德国商业银行周一发布报告称,特朗普计划在国际贸易中强制推行美元的主导地位,这种做法存在很高的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混乱,最终反而会削弱美元的货币地位。实际上,就连特朗普本人也认为,美国推动的制裁导致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被削弱。“我实施制裁,也尽快解除制裁,因为制裁最终会扼杀美元及其所代表的一切。”沙特官员:愿意尝试“石油人民币”“石油美元”是目前美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港媒《南华早报》9月9日报道,上周六(7日)沙特阿拉伯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拉耶夫在香港受访时表示,沙特愿意“尝试新事物”,对包括在跨境原油交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新想法“持开放态度”。此外他还表示,欢迎与金属、制药、智慧城市、机器人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相关的中国企业前往沙特投资。《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正在更广泛地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
2023年11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标志着利雅得与北京之间金融合作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在跨境原油交易结算中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即“石油人民币”,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步,也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无处不在的美元发出挑战。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或将上线8月17日,俄罗斯多家媒体报道称,金砖国家将建立类似SWIFT的金融系统,这种名为BRICS Pay的数字支付平台,是由中俄、印度、南非和巴西共同开发,旨在取代SWIFT,进一步去风险化,并促进金砖国家间的数字货币交易,允许以本国货币支付,以减少对美元、欧元等传统西方货币和交易体系的依赖。据俄罗斯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有价值数百亿元人民币的交易无法执行,不过俄罗斯正想办法通过第三国绕过审查。笔者也遇到过确实有纺织老板遇到过收款困难,俄罗斯客户已经打款,但货款却无法结算,导致他不敢再接后续订单。
编后语:美元受到“围攻”,归根结底还是美元越来越脱离它本身交易媒介的作用,反而常常成为一种政治化的工具。在纺织行业,一些国家明明存在需求,却因为美国的政策或者缺乏美元外汇等因素不能进口,本国的产品也难以销售,拖累了全球商品的流通,而如此一来,“看不见的手”自然会寻找它的替代方案。